×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政務公開>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索引號 ] 115002217500956438/2022-00062 [ 發文字號 ] 長壽府發〔2022〕53號
[ 主題分類 ] 體育 [ 體裁分類 ] 其他公文
[ 發布機構 ] 長壽區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2-08-19 [ 發布日期 ] 2022-09-07

重慶市長壽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重慶市長壽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

日期:2022-09-07

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級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現將《重慶市長壽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重慶市長壽區人民政府

?????????????????????????2022819

(此件公開發布)


?

重慶市長壽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

20212025年)

?

為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滿足廣大市民高品質體育生活需求,根據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重慶市全民健身條例》《關于印發重慶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渝府發〔202220號),制定本實施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全面開展健康中國重慶行動,加快體育強建設,推動全民健身工作高質量發展,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為打造世界級運動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國長壽城貢獻力量。

(二)發展目標。2025年,我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全居民科學健身素養不斷增強,健身熱情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體質持續提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54%;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全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超過3平方米。

二、主要任務

(一)加大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推動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補短板計劃。合理安排體育用地,優化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布局。加快推進“金角銀邊”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老舊廠房、橋下空間、灘涂碼頭、江畔水岸等建設中小型多功能運動場、體育場館、騎行漫道等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有序推動大中型體育場館智慧化改造,優化提升服務效能;繼續推動各級各類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新建一批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鄉鎮健身廣場、智慧健身路徑、市民健身房、多功能運動場等場地設施,實現、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進一步推動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建設。新建體育公園2個、健身步道26公里、全民健身中心1個、社會足球場8片。(責任單位:區文化旅游委、發展改革委、規劃自然資源局、住房城鄉建委、城市管理局、農業農村委、鄉村振興局,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二)打造多元化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推動我區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品牌打造,進一步推動“一地一品”向“一地多品”轉化提升。重點打造長壽湖國際鐵人三項賽、長壽湖國際皮劃艇賽、環長壽湖國際馬拉松賽、環長壽湖國際自行車賽,培育優化重慶市龍舟公開賽等一批賽事活動,力爭舉辦國際方程式賽車比賽,建成市級以上戶外運動品牌賽事1個。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會、市民運動會、社區運動會、新年登高等全民健身系列活動,持續開展“全民健身日”、市“全民健身月”等主題活動。大力發展三大球、三小球、路跑、水上運動、自行車、棋牌、武術等運動項目,鼓勵開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動,推廣普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責任單位:文化旅游委、區委統戰部、教委、農業農村委、總工會、團委、婦聯、殘聯,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三)加強全民健身科學指導。探索國民體質監測、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和鍛煉標準達標測驗活動新模式。推進體育物聯網的研發與應用,建立居民健康素質檔案。支持區各級各類體育協會、俱樂部等體育社會組織積極開展健身項目培訓、講座和展示推廣等活動,鼓勵體育專業技術人才通過參與編寫全民健身科普讀物、錄制教學短視頻等開展健身指導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全民健身站點為市民提供科學健身方案或提供運動促進健康的指導服務。完善科學健身指導服務體系,推廣運動項目業余等級制度,探索建設社會體育指導員健身服務站點,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與使用,引導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進社區、進農村、進工廠、進機關、進校園、進部隊“六進”活動。完善志愿服務隊伍培訓工作,每年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100名以上,實現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3.5。(責任單位:文化旅游委、衛生健康委,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四)激發體育社會組織活力。不斷壯大體育社會組織力量,充分發揮體育社會組織作用,完善自發型體育組織內部治理框架,引導民間健身組織規范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健全體育社會組織網絡。完善以體育總會為樞紐,各級各類單項、行業和人群體育協會為支撐,基層體育組織為主體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重點加強基層體育組織建設,進一步完善區育總會向鎮街道延伸、各類體育社會組織下沉村(社區)。優化體育社會組織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監管體制。加大政府購買體育社會組織服務力度,引導體育社會組織參與承接政府購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責任單位:文化旅游委、民政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五)促進重點人群健身活動開展。落實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和評估工作,大力舉辦青少年運動技能培訓夏令營、冬令營活動,推進落實青少年體育“健康包”工程,強化對青少年肥胖、近視等問題的體育干預。開發提升學齡前兒童健康素質的親子體育游戲,推廣適合學齡前兒童的健身設施設備。支持老年人健身組織發展,加快提升健身設施適老化程度,開展老年人線上健身、健身器械使用指導和健身知識宣講活動,舉辦老年人體育健身運動會。大力推進無障礙健身設施的研發和使用,加大殘疾人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加強殘疾人健身服務站點建設,定期舉辦殘疾人運動會。進一步豐富婦女、農民等人群的健身活動。(責任單位:文化旅游委、教委、總工會、團委、婦聯、殘聯,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六)助推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一區兩群”區域發展布局和產業發展規劃要求以及我區“兩地一城”建設需求,構建長壽體育產業發展新格局。增強體育消費粘性,深入挖掘體育消費新增長點,完善體育消費長效增長機制,搭建體育產業融資平臺,擴大全體育消費規模。發揮各類體育服務移動平臺的線上需求對接功能,拓展體育服務場景。(責任單位:文化旅游委、發展改革委、商務委,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七)推動全民健身融合發展。深入推進學校體育教學改革,落實義務教育階段“雙減”政策,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強化運動技能培訓,支持體育俱樂部和體育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指導青少年體育活動,推動建立“學校主導、社會參與、家庭協作”的青少年體育聯動發展模式。(責任單位:教委、文化旅游委,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完善居民健康協同評估機制,加強體育部門、衛生健康部門、康復機構、保健機構的資源共享和數據對接,結合慢性病防治,推廣改善體質、健康養生的科學健身活動。(責任單位:文化旅游委、衛生健康委,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培育體育旅游綜合體,搭建體育旅游資源共享平臺,打造一批種類多樣、特色鮮明、有影響力的體育旅游精品線路、精品賽事和體育旅游綜合體。(責任單位:文化旅游委,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八)營造全民健身氛圍。加大全民健身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移動互聯網平臺、社區宣傳欄等媒介渠道,引導廣大群眾樹立健身強體理念,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弘揚體育精神,傳承長壽體育文化,發揮全民健身活動在建設體育強和打造全國戶外運動首選目的地中的基礎性作用。(責任單位:文化旅游委、委宣傳部,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九)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強成渝兩地體育文化活動交流,深化成渝地區各級、各類體育社會組織合作,推進“共同辦賽”“共享健身”。開發成渝線上馬拉松、鐵人三項賽,舉辦籃球、足球、乒乓球兩地交流賽等。(責任單位:文化旅游委,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黨對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全各級政府工作責任,完善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強化統籌協調,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推動全民健身各項政策落地落實。

(二)強化安全措施。建立全民健身風險防范與應對體系,完善賽事熔斷機制和應急預案,落實疫情防控要求,進一步確保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安全有序開展,保障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的建設安全、運營安全與開放安全。

(三)加強隊伍建設。通過自我培育、外部引進、定點輸送等方式,構建全方位的全民健身人才培養體系。強化復合型、管理型、技術型、專精型體育專業人才培養,充分發揮體育專業人才在推動全民健身進程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構建全社會多主體聯合參與的人才培養格局。

????(四)提供智能服務。支持智能健身、云賽事、虛擬運動等體育新業態發展。積極接入重慶體育公共服務平臺、重慶體育大數據中心等全民健身信息服務平臺,促進體育資源互聯互通。支持智慧體育社區、智慧體育公園、智慧體育場館建設。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務機制,逐步構建信息發布及時、服務獲取便捷、信息反饋高效的“長壽體育云生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